故事

「里爾登先生,」法蘭西斯可的聲音鄭重而平靜,「假如你看到阿特拉斯神用肩膀扛起了地球,假如你看到他站立著,胸前淌著鮮血,膝蓋正在彎曲,雙臂顫抖,但還在竭盡最後的氣力高舉起地球,他越努力,地球就越沉重地向他的肩膀壓下來─你會告訴他怎麼辦?」
「我…不知道。他…能怎麼樣?你會告訴他什麼?」
「聳聳肩。」(第二部,第三章)


當肩負地球的阿特拉斯神再也無法承受時,他聳了聳肩,將地球卸下,這本小說的故事即以此假設為主軸,呈現出此後的世界。

故事的主角是美麗能幹的塔格特鐵路公司的副總裁達格妮‧塔格特,在她努力支撐搖搖欲墜的公司時,美國各地有能力的企業家、員工,以及音樂家、研究者,哲學家等在各個領域有傑出表現的人,竟然一個個紛紛隱退,從此再也沒人知道他們的下落。

大企業家的接連消失,讓國家的經濟越來越蕭條,也讓達格妮的公司經營越形困難,她一邊苦苦支撐,一邊阻止即將可能消失的人才,更一邊試圖重建多年前消失的天才工程師所遺留下的發動機殘骸,期待解救世界。

不論有多少天大的問題,達格妮都一一克服了,然而到底為什麼和她同一類的人都一一消失了?她的初戀情人銅業大亨法蘭西斯可完全變了一個人?她的愛人鋼鐵鉅子里爾登最終也放棄了他的鋼鐵王國?

哲學

這本書被評論為一本哲學小說,透過三冊共1429頁來闡述作者艾茵‧蘭德所發展的讓阿特拉斯聳聳肩的哲學,更在第三部的第七章以長達66頁的篇幅專述她的哲學。

蘭德將書中人物分為罷工者與掠奪者,那些隱退的人是罷工者,而掠奪者則是指政府以及透過政府政策獲得好處的人,女主角達格妮則處在中間,一邊抵抗掠奪者,一邊想要拉住罷工者。掠奪者─政府─則採取下列步驟控制產業(以下步驟摘自黃春興的導讀):

1. 掠奪者散播利他思想,在社會形成「自利是不道德」的氛圍;
2. 利他氛圍鬆動部分企業家追逐利潤的意志,迷惑他們接納利他導向的投資計劃;
3. 掠奪者取得工會(例如國家鐵路聯盟)領導權,以公益為名提出違反競爭原則的建議案;
4. 掠奪者利用社會運動方式把建議案塑造成社會正義;
5. 立場懦弱的議員轉向掠奪者,讓議會在多數決下通過建議案;
6. 接二連三的社會正義法案,逐步強化政府對產業的控制,甚至國家化。

蘭德主張自由經濟,大企業是產生社會資源的創造者,其核心則是大企業家,若政府以公益與利他為名掠奪企業的資源來照顧弱勢,並假設大企業家能夠也應該頂得住越來越深刻的掠奪,唯一能夠終結這個惡性循環的方法,只有退出這個遊戲,讓政府接管大企業吧,讓大眾瞧瞧以公益治理的社會會成為甚麼樣子。

蘭德主張理性,人為自己而活是道德的,人追求自己的快樂是道德的,人憑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自己的幸福是道德的,人可以選擇幫助別人,但如果必須犧牲自己或讓自己不快樂,那就是不道德的。

當社會批評大企業家冷漠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時,殊不知他們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人。

感想

本書寫於1957年,就小說而言,書中的情節高潮迭起,劇情包含懸疑、愛情、科幻、動作、推理等,而且經過了50幾年,一點也不覺得過時,只差當時沒有電腦和手機。

剛開始看時很不能適應蘭德的寫法,每個人物的心理戲都非常多,在短短一段內就有百轉千折的情緒、想法與表情。但是等後來習慣之後,卻超喜歡這樣的寫法,真的要功力很強才能寫得出來。下面是個小小的例子:

他的聲音中帶著勇氣、絕望,以及明知無望卻仍然在懇求的特殊的尊嚴。

你可以想像這到底是甚麼樣的聲音嗎?而且整整三冊都是這樣的描述喔。

就哲學而言,本書號稱會改變人的一生,對從小立志要讓世界更美好,研究所念環境教育,現在從事企業社會責任,這十年來根本以公益為名在討生活的我而言,真的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。我真希望有人可以來指出蘭德的漏洞,但在此之前我還是支持她的論點。可惜當時還沒有環境議題出現,不然以書中的產業,如油田、銅礦、合金、鐵路等輕重工業,應該會有不少環境問題,真想知道蘭德會如何處理。我也推薦所有在非營利組織或以倡議維生的朋友,可以看看這本書,也許就能了解無良的企業背後掌舵的企業家到底在想些什麼。

本書已經改拍為電影現在正在美國上映,但是票房好像不太好,真想看看。最後,附贈一句我在書中看到的驚喜句子:

「風暴是上帝之作,」史庫德寫道「對於氣候,沒有人能夠負社會責任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llowsubma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